来源:财上限 | 2023-03-23 18:18:34 |
美硅谷银行、瑞士瑞信银行接连暴雷,掀起惊涛骇浪。
风波之下,竟然是华人富豪们抢先进行了大操作。
据券商中国消息,目前已经有760美元和1600亿美元的华人资产,紧急撤离美、欧,首选目的地是中国香港。汇丰银行内部消息证实,近期业务极为繁忙,银行工作人员不得不放弃休假,连续7天加班加点,处理相关业务。
(资料图片)
近年来,不少富豪在国内发家致富,却把大笔财富存在海外,如今为何又纷纷把钱存回了国内?
01.美、欧银行接连暴雷,华人资产填窟窿?
国内发家致富,却把财富大批存在海外银行托管?这样的中国富豪太多了。
大家耳熟能详的,就有地产大佬潘石屹、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等。
New World Wealth发布《2021全球财富迁移报告》显示,中国移居海外的高净值人群(资产过百万者)超过15000名。瑞士银行则在财富报告中公布,有373名华人富豪的资产储蓄超过7.8万亿。
在这些富豪眼中,海外金融体系一向安全、有保障,美国、瑞士更是资产的“天堂”。
谁料这种盲目信任却随着美硅谷银行破产,轰然倒塌。
3月中旬,美加州金融创新部宣布硅谷银行破产,举世震惊。这家银行在全美排行第16,储蓄规模近万亿,一个月前还成功入选“2023美国百大银行”榜单。
硅谷富商彼得·蒂尔为代表的美国富豪,早在倒闭前就已经听到风声,紧急取走420亿美元的存款;硅谷银行CEO贝克本人也在拿走了2200万美元,潇洒走人。
而其他海外储户、华人富豪们,按照机构条例,却只能拿回25万美元风险保障金,瑞典养老机构更是有数百亿美元的本金杳无音信。随后,瑞士瑞信银行也爆发类似危机。
有人犀利指出,美欧这波针对国内外储户的“区别对待”,根本就是“收割外人,来填自己的窟窿”。
02.一脚踏进狼窝,国内富豪悔不当初
硅谷银行破产倒闭、瑞士瑞信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,损失惨重的富豪到底有哪些?潘石屹榜上有名,还被频繁顶上热搜。
国内美团创始人王兴被爆曾在2011年存进6000万美元,地产大佬潘石屹也被网友扒出有巨额资产存在这家银行,有人说有32亿,还有人证实有近70亿。
一年不曾发博的潘老板凌晨上线,故作轻松,表示自己根本没钱存在硅谷银行,不劳网友费心。而他的发文定位却说明了一切。
此前,潘石屹一面高调爱国,声称自己“是西北大山里走出的孩子,永远爱自己的家乡”,背地里却花费近10年时间,先后卖掉了国内地产、物业等优质资产,累计套现300亿,借妻子之手,赴美大手笔购买房产。
还不惜给哈佛、耶鲁捐款6亿美元,把两个儿子成功送入了美国名校。不久前,老潘现身纽约音乐会,满脸笑意,看起来轻松自在。
2022年年底,潘石屹终于卸任SOHO所有职务,成功赴美。更是丝毫不避讳地秀起优越感,大肆炫耀硅谷富豪圈走热的一类贵价抑衰科技(“塞乐瑞”前身),并表示“用了之后,指甲都长得特别快”。
在这类“跑路”富豪的眼中,老美的金融系统、教育、甚至医疗、高奢消费,都远超国内。
而查阅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时光派资料,潘老板暗戳戳秀的抗老技术,本质是一类Cellerator细胞焕活成分,2013年哈佛大学遗传学实验中,被证实可帮助焕活细胞活性,提振生理状态。
相关研究在登陆《Cell》、《Nature》等权威期刊发表后收到生物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,硅谷富豪们争相追捧,认为其具有扭转生物体老衰的潜力,1克曾被炒至2万的天价,成为当地创投圈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不过,潘石屹也不会想到,在他眼中前沿技术“塞乐瑞”,早就在国内京东等电商巨头飞速崛起的时代,落地国内。检阅京东商智数据,一二线城市就有近80万用户,把塞乐瑞等抑衰类补充剂加入日常清单中,不少人一次囤够20瓶,后台累计反馈达2万条。
而老潘费尽心思,准备安心在美“享受生活”,谁料计划赶不上变化,迎头撞上硅谷银行、瑞士瑞信银行风波,一场更大的危机,正在到来。
03.万亿规模资产撤离美欧,国内成目的地
证券时报消息,目前已经有138家美银行收到硅谷银行影响,走在溃败边缘。美银行股在一周前呈崩盘式下跌,数次熔断,瑞士瑞信银行也在苦苦支撑,昔日辉煌,几近落幕。
风高浪急中,大量华人资产出于安全、稳定等综合性考量,已经开始紧急撤离。华商财团初步预计,有超过76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(约合13000亿人民币)财富从美、欧流出。
首选目的地是中国香港。汇丰银行连夜召回休假员工,连续7天加班加点处理相关业务。
美媒表示,可以预见,这笔资产大迁徙之后,美元加息、通胀、美科技公司大裁员等一系列事件也将会愈演愈烈。
目前形势还在进一步发展。专家预示,这波万亿规模的资产迁徙,意味着美欧近百年的信用体系正在溃散,中国、新加坡等国将成为新的流入地。
“潘石屹们”不会想到,他们花费了十余年时间,却跑错了方向。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lww